第24章 奴下奴洪承畴!
申耀荣这边,一切进展的非常顺利。本文搜:61看书网 61ksw.com 免费阅读 另一边,一支清妖大军,正在朝着京城方向逼近。 在黄白两色旗帜下的清妖马队当中。 大清国的睿亲王多尔衮,一身精良的白色棉甲在身,立于大军一侧,在周遭的百余白甲亲兵,还有十几个同样身着甲胄,挎着腰刀的将领,官员,在聆听着汇报。 “王爷,英王那边来报,流寇在保定望城,小败了我大清天兵。” 巴哈纳在多尔衮面前,汇报着情况。 “无妨!” 多尔衮一张腊黄脸上,写满了轻松,似乎对接下来的战事,没有任何担忧一般。 “他李自成若真有实力我大清相抗,他就不会弃走北京了。” “王爷英明,奴才佩服。” 一旁身上罩着布面甲的洪承畴,赶紧恭维一声。 一边溜须道。 “奴才跟流寇交兵多年,依奴才之见,流寇不足为虑,我天兵入中原,实乃是定局也。” “那是自然。” 多尔衮冷哼一声。 作为使清妖窃据中华三百年,并遗祸后世的关键人物,东亚地区顶级的战略家,他自然看出来了,这是大清国定鼎天下的最佳时机了。 倘若,在一片石之战前,他还没有这样的自信的话。 但随着一片石之战结束。 大清国成功的夺取了入关的道路——山海关。 多尔衮的自信,便充足了起来。 山海关可是分外重要的。 其的成功夺取,使得清妖可以通过辽西走廊,顺利的进入到中原! 虽然自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始,清妖们屡次入寇,在大明境内驰骋劫掠数千里,大掠而归了。 但是,在没有夺取山海关在的情况下,他们靠着翻越燕山之间的小径,破边墙而入,充其量也就是抢上一把就走。 后路随时可能会被切断,而靠着这样的小径小道,也不太可能,与他们的后方辽东,形成有效的沟通。 己巳之变时,黄台吉曾经妄想着,据守着内地的几座县城,以图进取,可最终还是被明军一个个收复了。 留守这里的清妖们,也是或死或逃。 换言之,在没有夺下山海关,彻底的打通入关的道路的情况下。 清妖们就注定只能够作为为祸天下一隅的割据势力,只要中原王朝振作起来。 或者说,定鼎京师的大顺天子李自成,能有几年的时间去励精图治,整饬内部,训练兵马。 那么,清妖的覆没,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己。 但是如今,一切却在多尔衮手上,发生了变化。 一片石之战前,多尔衮虽然听从了范文程,宁完我,洪承畴等人的建议,决定入关,趁着这个难得的战略空窗期夺取天下。 举国之力出兵。 但他心里也是没有底的。 因为山海关不在他的手上。 辽西依然走不通,想要啃下山海关这样的雄关要塞,砸进去一两万条满洲兵的性命,都不定能够激起来半点水花来。 这样的天下的咽喉所在,不夺取的话,他便没有了入关的资本。 这也是为什么,黄台吉在数次的折戟于大明的辽西防线,并成功入寇劫掠了数次之后,依然选择死磕辽西的原因。 因为不扫平辽西,那就不可能定鼎天下。 黄台吉毕其一生,也没能够突破辽西。 哪怕是松锦之战后,辽兵所乘无几,只剩下山海关孤关,与宁远孤城,关宁残部。 但即便如此,鞑清依然,没有能力啃下这样的险关要塞。 这使得他们始终,扫不清入关的道路。 可是如今,摆在多尔衮定鼎天下的最大阻碍山海关就这么不战而下。 最重要是,一片石之战后。 李自成首接的退走京城,北京城现在就是空城一座,等着他多尔衮垂手去取。 只要他取得京城。 那么,幽燕之地,便在大清之手了,多尔衮可是知道这地方的重要程度啊。 大清国夺了幽燕之地,那最起码,也是一个契丹大金的局面。 而且,如今的天下,可没有宋太祖那样的英雄好汉,与大清争雄啊。 放眼天下,似乎大清国,全取中土,夺取天下,己经是指日可待了。 听着一旁的众奴才们的恭维之声。 多尔衮挥手扬鞭, 遥指着北京城的